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中华谈易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中华谈易经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专家

  记者:学术界有论点认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它?

  李中华:这是一个大题目。《周易》从产生到现在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从上古到战国到现代一直没有断线的一个文化体系,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包含三部分内容,一个是《易经》,一个是《易传》,一个是易学。《易经》形成于伏羲到文王的这个时期,这时的《易》还是一部巫术的书,宗教的书,神话的书,算命的书。《易传》形成于孔子及其门弟子之手,这个时期的《易》已被诠释成为哲学书了。汉朝以后,《周易》经传被奉为经典,直到清代,被称为经学时代,解释《周易》的成果有三四千种之多。《易》被列为儒学六经之首,与儒学的其它五经不同,那几个都是从人伦、人道入手,而《周易》是从天道入手,讲天人关系。《周易》也为人道提供了一个来源,一个合理的解释,人类社会的运行应该参照自然界的运行,以达到其合理性。从哲学上讲,《周易》所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同构共生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影响了我国今后所有的学术思想。这是从总体上理解《周易》。具体来说,它本来是一部算卦的书,这种算卦也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一种关系的理解。它通过术数活动来解释人在一定环境下遇到的吉凶变化。夏、商、周及以前它是一种早期宗教、巫术文化的表现形式。这是《周易》的一个支系,算卦使它带有很多神秘性,发展到现在也产生了许多迷信思想。第二个支系,《周易》进入哲学家的视野,哲学家将《周易》的内涵上升到一种理性化的认识,这是在战国时期就有的转型。战国以后,《周易》加入了义理,实现了从宗教巫术到哲学的转化,人们对自身的环境产生一种理性的认识。西方哲学家也称之为中华文化的重大转折、哲学上的突破。

  记者:《周易》作为原始巫文化是怎么产生的?

  李中华:各国文化都基本上由原始巫文化脱胎出来的。这是与当时的生产水平及人们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有必然关联的。巫文化在早期也是对当时的社会起到很大作用,是适应当时的时代需要的。巫在原始时代是一种工具、技术、方法,在当时对人类起到很大作用,医学也是从巫中诞生出来的。巫是为王室贵族服务的,是沟通天和人、人和神之间关系的,在当时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

  记者:战国以后从《周易》中总结了什么样的义理使它成为一种哲学观?

  李中华:这就很多了。周易讲的是“变”的道理。“易”字本身就是“变” 的意思。一个“易”含有三个意思:简易、变易、不易。这样《周易》发展出一套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之一。首先,《周易》讲了阴阳交变的思想,所谓“一阴一阳之为道”。万物生长都有一个规律,包括天、地、人。它们都体现出一阴一阳,事物总是在阴阳对峙的过程中存在的,就如同我们现在常说的“对立性、统一性”。阴阳交互对峙产生一系列祸福。阴阳互济、阴阳交变,独阳不生、独阴不成,都体现出哲学原理。事物总是通过交流对话发展,只有亦阴亦阳、又阴又阳事物才能成立。而这又不是静止的,由于力量的不同消长,常常会位置颠倒或者变化,这些都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如“三阳开泰”,就是一卦,泰指天地相交,它象征“通”,只有天地阴阳相交才能够打通。符号显示为阴在上,阳在下,阴气重向下走,阳气轻向上走,因此就能够相互交流。再者,《周易》强调了变易的思想。有句话叫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讲的是《周易》和人的生活是不远离的,易道是屡屡迁变的,不能把它易道看成教条。阮籍就认为《易经》就是变经。由此,《周易》强调与时偕行。古人讲: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是非常强调时世变动,卦则变动。接下来,《周易》还非常强调普遍联系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卦辞中“亢龙,有悔”,指的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周易》有六十四卦,而每一卦中都有很多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很多思想,这些思想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是生活的智慧。

  记者:能简单介绍一下《周易》的乾、坤吗?

  李中华:这个非常复杂。乾指阳,坤指阴。乾是天,坤是地。乾、坤生出六个子女,形成八卦。相传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画八卦”。所画八卦是用八个符号代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是古人所看到的最有代表性的八种自然物。《周易》在这个基础是不断增加,就形成各种“象”,所谓“易者象也”。讲的是什么“象”呢?就是圣人仰观俯察所得知的象。万物都有形象,因此能代表天地万物。比如天代表父、君、马等刚健的事物;地代表母、臣、牛等柔顺的事物,越来越多的象被加入进去。后来文王又把伏羲的八卦变为六十四卦,所谓“文王重为六十四卦”,也就是八个符号两两重合,形成六十四卦。

  记者:您能简单说说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分别从《周易》中主要吸取了什么?

  李中华:《易》是六经之首,儒家从中吸取了很多思想。比如“仁”,就是从《周易》中吸取的思想。天地为父母,产生万物和人类,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就是从这里面来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整个张载的《西铭》都是从《周易》里来的。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天地万物,人与人、人于物都是一个大家族,所以要有仁爱的精神。再说道家,道家认为天道和人道不同,天道是自然的秩序。《老子》主要发展了《周易》“坤” 的思想。比如“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再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再如“天下万物负阴而抱阳”等。尤其是“谦”的思想,非常符合《周易》谦卦的意思。

  记者:有人认为通过《周易》对人生的预测有时候是非常准确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理解这种情况?

  李中华:从哲学角度来看,我认为把《周易》作为算卦很准的一种预测是不对的,也是做不到的。至于那种准确只能说是一种或然性。任何一种预测都有两种可能,也都有一半的几率是言中的。《周易》的价值不在于预测,而在于给人类提供一个方向,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比如,当你遇到灾难的时候,通过《周易》给你一个解释,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你承受灾难的痛苦和压力。如果没有发生灾难之前,给你一个预测,也会给你一种信心或者使你有一种警惕。实际上,算卦这件事本身含有很多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东西。早期的《周易》都是一种方向的体现,比如乾卦初九的爻辞叫“潜龙,勿用”,就是潜在水底的龙,不要有所作为;九二的爻辞叫“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就是指初期潜在水底的阶段过去了,接下来是可以做事了,所谓龙已经在田野上了;九三的爻辞叫“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指事情有进展了,但是还要努力,“乾乾”就是不倦的意思,而且还要警惕现在还不是一帆风顺,可能还有困难挫折,要提前有思想准备,就可以“无咎”,即才可以免除灾难。这些就是《周易》的爻辞,从它里面我们看不出具体的祸福,吉凶都在里面。它只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方向的参考。这些卦辞最初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当时流传的语言、诗歌、故事等总结出来编成的。因此孔子弟子曾问孔子:“子信筮乎?”孔子回答他:“吾观其德义耳,君子不占而已矣。”民间流传的用《周易》算卦,把它理解成一个僵死的东西,有很大的局限性。“易为大人谋,不为小人谋”。如同孔子,不承认鬼神,也不否认鬼神,他是以“鬼神”来达到教化人们的作用。正所谓“君子以为人,小人以为神”。